首先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是耽美漫画。

由于是季刊,自从2010年连载以来日版出到第九集,台版是第六集。6集长度的《落语心中》,故事大致分为:
1、与太郎篇(第1-2集中间)
2、菊过往篇(第2-5集中间)
3、助六再临篇(第5集-)
个人最喜欢,而且深感最出彩就是菊的过往篇。
作品采用了中途回忆杀的叙事手法。
故事开始,因义气成为兄弟戴罪羔羊的与太郎,偶然间听到落语大师——第八代「八云」精彩《死神》段子的表演,为此醉心折服。一出/狱就去请求拜八云为师。
或许由于气息性格相近的一时兴起,也可能是同情与太郎无家可归的窘况,让从不收弟子的八云大师收下了这名唯一的弟子,而且赠名为「与太郎」。【。。。与太郎一开始就没提起过自己名字,故事至今没说过。
与师徒二人一起生活,还有八云收留的故人「助六」之女小夏。八云与她相处,皆是尖酸刻薄又针锋相对的言谈。
随后与太郎的落语天赋展现,然而八云大师并不热心教导他落语,只视之为类似宠物、开心果的存在,由赐名与太郎之义为愚蠢又呆的人便可窥视几分。小夏更是在最初便直言道出,八云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,一心只想与落语殉葬,所以他从不收弟子。
无人教导之下,与太郎逐渐被助六的风格吸引并开始模仿,正如八云所料。
八云为小夏演绎助六风格的段子。
助六如鬼魅一般,一直存活在八云的心里。
在一次八云大师的落语表演中,与太郎于席幕后打瞌睡,发出了干扰表演的违和声,让八云砰然大怒。演出一结束,八云便要断绝了与太郎的师徒关系,无论与太郎如何在风雪中苦苦哀求,也不动摇。
八云大师的无情,以及一直描绘出来的刻薄与不讨喜迎面而来。我观至此,不由得道这老头儿太可恶。
与太郎的苦苦哀求与不放弃,让八云无奈,并要与他约法三章,方肯再收入门内。
「1、學會我與助六全部技藝。2、達成我與助六“兩個人一起創造一條讓落語永續生存的道路”的約定。3、絕對,不能比我早死。」
八云身上究竟有什么过往,助六又是何许人,第八代八云大师这位最会讲故事的人,将这沉重的过往向与太郎与小夏娓娓道来。
同日拜入第七代八云大师门下的小少爷与流浪孤儿,这是菊比古与初太郎,即第八代八云与助六不甚愉快的初遇。
被初太稚嫩的落语表演感染,放下心防的菊,向他倾述了自己出身舞蹈世家,却因男儿身不受重视,更因受伤被送至七代八云旗下学习毫无兴趣的落语,被家人抛弃的忧伤。在初太的开导下,他逐渐喜欢上落语。
菊经历了因战/争而使落语受拘受挫的时代,各种压抑不得志。
所幸最后属于他俩的落语时代终于到来。
一直看着初太的背影,菊信任也敬仰他,愿意跟随他的步伐在落语的道路前行,找到自己容身之所。
落语心中提及的「八云」、「助六」、「菊比古」等名号数之不尽。
初太在拜师之日已说出自己想从七代八云手中继承「八云」的宏愿,后来逐渐成为出色的落语家,当上了真打,继承了当年收养之人的「助六」名号。虽然有才能,而且受到观众的喜爱,可是助六生活颓废,穿着邋遢,处事方式不羁,经常与其他大师产生矛盾,在行内得不到前辈的喜欢。与举止规范、得体的菊风格迥异。
此时年迈的七代八云,眼见二人行为,且因自藏几分私心,决定将「八云」传给菊。
在他俩的真打发表会上,擅自表演大师拿手技活而大出风头的助六,演出后被七代八云拉去训话。两人对落语未来发展的观点对立,僵持不下。得知「八云」将由菊继承,不甘更是让助六激动得抓住七代八云的衣襟,发生剧烈的争执。
最后助六被逐出了师门。
不甘而离开有乐亭的助六,与菊这两个富有才气的年轻落语家,一路以来都是彼此扶持成长,同时也深深地羡慕、嫉妒着对方。
戏子与婊/子,本都是有情又无情之人。
因为害怕继续这段不光彩的交往而被七代八云逐出师门,懦弱的菊想与妓/女美代吉分手,被刻下了一句又一句的诅咒,后来竟一语成箴。
在存着报复心理的美代吉怂恿下,助六与她卷款而逃。
后来七代八云去世,菊不愿接下「八云」,仍想让更有才华的助六继承,踏上寻找助六之路。
终于在穷乡僻壤找到与女儿过着潦倒日子的助六,而美代吉早已离家出走。
劝说助六回京复出的菊,想在这偏僻之地举行一场落语表演以打动助六,孰知被听到风声的美代吉找到。
「下次見面的時候,就是在地獄了。」
当年的恶言,终是成真。
美代吉在分手之际,曾指责菊连她的真实名字都不知道。菊冷漠地反驳:你也不一样吗?
有趣的是,在《昭和元禄落語心中》,菊和与太郎二人,作者都没有提及过他俩真实的名字。这些鲜活的人物都是用名号代为称呼地生存着。
多少名字,多少人,多少过往,都尘封在这些名号之下。
「我的名字是有樂亭八雲,至於原本的名字是什麼,老早就忘了——」
如此低声呢喃,菊走上孤独一人的舞台,直至与太郎的出现。
「落語應該在受到玷/汙之前,保持美麗的模樣靜靜消逝。」
这是菊的信仰。
诚如助六对菊所说,落语需要改变。同时也需要不变的本质,这部分则由菊继承下去。
此份孤独,菊承受了多年。
与太郎的成长究竟会带来如何的漩涡?
至于后续如何,东立比我更会打广告。
且听下回分解。
落语心中,最喜欢的角色就是菊。前面有多少可恶,后面就有多少心疼。
这句台词差点让我泪奔。在那么多年后,菊已经双鬓发白,前行许久,物是人非,瞻仰的前辈逐渐去世,身边亲友一个个离去。被留下的自己,多少不舍,不愿,却都是命中注定的无力。
在高席上孤身一人,唯有落语给予他慰藉,同时也是立足之根。
为了人群而存在的落语,和人们并肩而行的落语,这终不是菊的落语。
应是孤独、美丽而幽静的落语。
既然大标题清楚标注昭和年代,应该不会让菊老头子更老了吧,就在这时代完结吧!快点完结,千万别画菊老头领便当!不然我会恨你的!作者君!

现今落语在日本也不算主流娱乐项目,近年来也只能靠电视剧、动画带动浪潮,不管如何,总是好的发展。
日本关根默庵所著的《江户之落语》曾这样描述落语的魅力:“一碗白汤,一柄折扇,三寸舌根轻动,则种种世态人情,入耳触目,感兴觉快,落语之力诚可与浴后的茗香熏烟等也。”
一人一扇,如此简单,便把世俗百态拈来,道出,演绎活现,使人笑,使人哭,五味交集。
落语,我初看,自然联想古言中的口技。然而口技仅模仿各类自然之音,由此带出奇幻世界。落语中,可说台词,想来与相声更为接近。
但是,一说到相声,我海马体蹦出来就是俗得可爱的春晚相声二人转,滥用网络语言,过分接地气。与昭和元录中勾勒出艺术感似乎相去悬殊。
也许在中国近代相声也曾面临着落语门可罗雀之局面,还是找到流传下去的道路。不知假如助六在书中没有早逝,他所主张落语适应时代,贴近群众的改变之路,最后与我们如今相声的局面类似,可会大笑苦笑痴笑三声?
发散思维到我以前蛮喜欢的广播节目《一些事一些情》,唯一特意会在指定时间转动录音机的频道,渡过了许多与舍友同听解闷的大一时光。可惜hugo与阿智一起贱笑的声音,再也不会从喇叭中响起。
百度本作的时候,恰好发现今天,即1月8日,日本就要播出动画。
撇开人设不说(云田的人物魅力被这人设打半折了啊
),剧中声优阵容简直闪瞎眼,主役全是我初中时代已经大牌不能更大牌的声优,例如石头啊林女王啊山口啊关智一啊。。。。细想也是,里面提及的段子若非纯熟技巧声优,无法驾驭。说来声优也有某方面与落语家接近的地方,便是对不同角色的代入与情感把握。
石头在众多动画中当主役又打酱油的,宜男宜女,几百个不同的声线,如果不是片尾cast白纸黑字地打出,又有多少人能够发现。不能不惊叹声优真是可怕生物。
评论